公司牵头研发的“盾构机导向测量与掘进管理系统”等三项技术成果通过中交天和验收
近日,公司牵头研发的“盾构机导向测量与掘进管理系统”、“盾构机操作培训与考评系统”和“超声波盾尾间隙智能感知系统”三项技术成果通过中交天和验收。
公司副总经理洪国军,中交天和总经理助理杨辉,副总工程师、设计研发总院院长靳党鹏参加会议。
4月21日,中交天和在常熟组织专家组对公司牵头研发的“盾构机导向测量与掘进管理系统”、“盾构机操作培训与考评系统”和“超声波盾尾间隙智能感知系统”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通过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成果通过验收。
三项技术成果是在中交集团打造高端装备和关键技术国产化的大背景下,由中交天和委托公司牵头实施,双方共同研发,旨在瞄准国内外盾构机掘进技术的发展趋势,面向关键系统开展自主化研制,提升盾构机作业效率和关键技术自主化水平。三项技术成果已在上海、南京、天津等10余个掘进工程中示范应用,其功能和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满足工程应用需求,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应用。
盾构机导向测量与掘进管理系统用于盾构机姿态测量和掘进数据集中管理,该系统历经三年现场测试与优化,实现了盾构姿态毫米级精准测量和掘进数据高效可视化管理,现已形成标准化产品,并成功应用于福州、成都等10多个城市隧道工程。该系统实现了进口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提高了集团盾构机自主化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盾构机操作培训与考评系统用于盾构操作人员培训和考核,系统涵盖土压、泥水、敞开式TBM等多种盾构机类型,实现了多种地层施工工法的仿真模拟。系统成功应用于中交集团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并完成了1300余名操作工的岗前培训与技能考核。该系统规避了盾构机实操培训的风险性、降低了培训成本、提升了培训效率,是行业构建“盾构操作人才库”的有力抓手。
超声波盾尾间隙智能感知系统用于实时感知盾构机多方位盾尾间隙。该系统实现了超声波转向测距和任意方位盾尾间隙有效估计,现已推广应用于南京、福州等10余个城市隧道建设项目,实现了智能监测代替人工测量,避免了人工测量的安全风险。
随着隧道掘进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展盾构机关键系统自主化研发,实现国外系统的有力替代,提升盾构机掘进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势在必行。本次的三项技术成果从盾构机掘进导向定位、盾尾间隙智能感知和盾构司机技能培训三方面完成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化研发,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有力提升了盾构机的国产化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大幅提升了我国盾构装备的竞争力。
中交天和设计研发总院、成本运营管理部,公司自动化系统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相关人员参加了验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