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船舶智能作业系统开发”项目通过中交集团验收

近日,公司牵头承担的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疏浚船舶智能作业系统开发”通过中交集团验收。


中交集团副总工程师、科学技术与数字化部总经理刘伯莹,科学技术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张娟,中交疏浚副总裁、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刘树东,中交疏浚副总工程师,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晴波出席会议。



4月14日,中交集团在上海组织专家组对公司牵头承担的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疏浚船舶智能作业系统开发”项目进行了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公司的项目验收汇报,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观看了样机实船应用视频,通过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预验收。


“疏浚船舶智能作业系统开发”项目是根据工信部2019年高技术船舶专项指南要求,由公司牵头,联合上航局、708所、天航局、振华重工、江科大、文冲船厂、中国船级社、广航局共8家参研单位联合申报并获批。项目旨在瞄准当今国际疏浚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疏浚船舶建造、应用的工程实践经验,开展疏浚作业系统自动运行、自主寻优、智能诊断与能效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具有作业能力强、适应性好、可靠度高的智能疏浚作业装备,并实现工程示范应用,形成疏浚作业装备技术标准与规范。


项目自2020年1月开始实施以来,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成功研发了耙吸和绞吸挖泥船智能疏浚作业系统工程样机,实现了耙吸挖泥装舱和抽舱吹岸、绞吸挖泥输送等疏浚作业的自动运行和自主寻优。项目团队对部署了耙吸挖泥船智能疏浚作业系统工程样机的“新海虎8”轮和绞吸挖泥船智能疏浚作业系统工程样机的“天骥”轮进行了实船验证,同时将样机推广应用于5艘耙吸船和4艘绞吸船,并在多个项目开展了工程应用。经实船试验数据分析,智能疏浚相较于人工,作业效能明显提升,产量提升率和万方土油耗降低率均在5%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装备”实现智能操控和无人作业已成为行业趋势。挖泥船是国之重器,担负着装备强国的重要使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AI+挖泥船”技术研究,实现疏浚作业智能化是打造高端装备的有力抓手,是推进疏浚大国迈向疏浚强国的必经之路。智能疏浚作业系统的自主研发与应用,解放了操作人员双手,提升了疏浚效能和安全性,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可实现“无人疏浚”,智能化换人目标。该系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疏浚装备国际竞争力。


中交集团科数部、中交疏浚科数部相关人员,公司项目组主要成员,参研单位代表参加了验收会议。